随着市场对化纤需求的增长,涤纶生产销量也在不断增长,且占有很大的比重。目前,纺纱生产中大多用棉型设备加工化纤纱,纺纱过程中还存有不少问题。
存在问题
涤纶纤维为大分子聚合物,结晶度高,吸湿能力差,易产生静电,且染色困难,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易造成束丝、并丝、硬丝、胶块、超长、倍长纤维,纺纱过程中易造成纱线条干不匀、牵伸不开、小辫子纱、橡皮纱等;若油剂选用不当则易产生静电,造成粘卷、缠花、梳棉针布充塞、并条喇叭口堵塞、罗拉胶辊缠花等。
涤纶纤维超长、倍长的产生因素有:
1)集束时张力不匀;
2)拉伸过程中拉伸倍数过高,拉伸速度不当;
3)切断时张力不匀,刀口不锋利等。
解决方法
在纺纱过程中,针对上述问题,采取适当措施,可提高产品质量及劳动生产率。
原料的合理搭配
根据纺纱要求,采用合理的原料搭配,不同产地批号的化纤混合搭配,一方面有利于纺纱的顺利进行,既提高纤维抱合力,又能减少纺纱过程中的粘连问题。另一方面能充分体现化纤织物的优良特性和良好的外观特征。
选用适当适量的涤纶油剂
配用适当适量的油剂是解决生产加工过程中粘连、缠绕问题的方法之一。但是对油剂标准要有一定的限制要求:
1)吸湿性好。用作消除化纤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静电。
2)粘着性小。否则,在梳棉造成缠锡林、缠刺辊现象,并条粗纱中喇叭口、导条斜管不畅,各工序发生缠罗拉、缠胶辊问题,影响成纱质量。
缩短清花工艺流程
一般采用两个开清点、两棉箱短流程,输棉管道尽可能缩短。开清棉工序中各部打手速度不宜过高,各部落杂区隔距宜小。但是若原料中粗硬丝、并丝、倍粗倍长纤维胶块含量较高时,各部打手速度可适当提高,各落杂区隔距可适当放大,以争取最大限度的排除异形纤维。
清花工序棉卷蓬松、粘连问题的解决方法
1)加装积极回转的凹凸防粘罗拉,对棉层上下压紧刻出印痕,以起到防粘作用。
2)采用单尘笼吸棉。关闭下尘笼可减少粘层结合而单尘笼吸棉,在打手到尘棒间通道两侧加装边长50 mm及190 mm外包铁皮的直角三角形木块,可解决棉层两侧厚边问题。
3)增大紧压罗拉压力,使纤维集聚紧密。
4)缩短棉卷长度,加重棉卷定量。棉卷长度以25 mm~30 mm为宜,棉卷定量以350 g/m为宜。
5)采用5~7根粗纱夹入花卷外层。
梳棉工序静电缠绕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梳棉工序中,涤纶易与分梳元件摩擦产生静电,且不易消除,易造成缠绕锡林、道夫、盖板、刺辊等,且棉条膨松易堵塞喇叭口。处理方法如下:
1)消除在清花工序中未除去的粗硬丝并丝、胶块及超长纤维。措施有:适当加快盖板速度;采用弦长为176.5 mm的小漏底,除尘刀采用低刀大角度工艺,加工落杂处理。
2)选用良好的分梳元件、锡林针布,采用“大角度、浅齿、弧背”的锡林针齿,有利于化纤由锡林向道夫转移。道夫与锡林针布配套使用,以提高化纤转移率。刺辊锯条选用95°×3.5×25.4 mm大角度锯条。
3)优化工艺配置:①提高锡林—刺辊速比,纺化纤时采用1.9~2.4为宜。若降低刺辊速度,则既可解决刺辊缠绕,也有利于纤维由刺辊向锡林转移;②提高大压辊和轧辊间的线速比,可避免喇叭口堵塞;③定量应偏轻掌握,可解决喇叭口堵塞;④缩小锡林—道夫隔距,采用0.127 mm~0.178mm,以提高锡林—道夫转移率,并避免锡林针布的挤轧;⑤加大前上罩板上口隔距,采用隔距为0.66 mm,有利于排除异状纤维;⑥剥棉装置采用罗拉或胶圈剥棉,可避免轧伤道夫针布;⑦增大压辊加压可使生条紧密,也可避免喇叭口堵塞。
并条工序缠、堵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并条工序中易产生下列问题:粘着,出现白粉;缠罗拉、缠胶辊;条子断头,开车和停车时有缠绕问题;涤纶堵塞斜管和喇叭口。解决措施如下:
1)解决粘着问题。除在原料中加适当适量油剂外,还应控制好车间温湿度。温度一般在25℃以下,相对湿度在65%左右,可消除静电干扰。
2)解决缠罗拉、缠胶辊。采用硬度为80的丁腈胶辊,经涂料处理后上车使用,也可采用胶辊表面渗碳法来消除静电,以减少缠罗拉、胶辊问题。
3)解决堵塞斜管和喇叭口。采用压缩喇叭口,其效果比普通喇叭口好,可减少堵塞;适当加大压辊与圈条间张力牵伸,也可减少斜管和喇叭口堵塞。
4)在工艺配置方面,棉条定量不宜太重,以防止条子断头和缠绕问题。
粗纱工序绕胶圈问题的解决方法
1)提高胶圈光洁度,对胶圈进行酸处理,并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放置24 h以上再上车。
2)粗纱伸长率和粗纱捻系数应偏小掌握。
3)粗纱绕压掌1绕,锭翼顶端多绕3/4绕。
4)适当加大后区罗拉隔距和后区牵伸倍数。
细纱工序橡皮纱、小辫子纱和牵拔问题的解决方法
1)加大后区罗拉隔距和后区牵伸倍数。隔距一般以28 mm~33 mm为宜,牵伸倍数一般约为1.4~1.6。
2)适当减小粗纱捻系数。
3)增大前胶辊直径并加大前胶辊压力。
4)采用较重的钢丝圈以减少断头。
5)加大车间湿度,有利于车间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