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2426人受到表彰,包括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其中不乏纺织服装行业从业者。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每五年一次,这是我国第17次评选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每一位劳模都是一面旗帜,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的故事,是对劳动价值的生动诠释,希望通过这些故事,激励更多人以劳模为榜样拼搏奋进。

泰和芳纶雒瑞银:一个扎根宁夏戈壁滩的90后如何书写中国芳纶传奇?
在黄沙漫天的宁夏戈壁滩上,一个90后小伙每日奔波往返。从初出茅庐的硕士研究生到全国劳动模范,宁夏泰和芳纶纤维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开发部部长雒瑞银放弃一线城市发展机会,扎根西部,用坚守与创新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奋斗之歌。
雒瑞银1993年出生,现任宁夏泰和芳纶纤维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开发部部长。
尽管年纪尚轻,雒瑞银却技术精湛;更为关键的是,他怀有一颗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心,以及对中国高性能纤维行业发展深沉的使命感。这份使命感与责任感在同龄人中极为可贵。
戈壁滩上的选择:扎根家乡实业报国
2019年7月,雒瑞银刚研究生毕业。“那时的我凭借所学专业和自身能力,本有诸多机会留在繁华的一线城市发展,那里有着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平台。但是,家乡的声声召唤,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我,我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到宁夏。”雒瑞银婉婉道来。
雒瑞银告诉记者:“当时我查了一下泰和芳纶是做高性能纤维材料企业,应用领域有国防军工、通讯光缆、汽车工业等,内心满是激动与憧憬,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一想到能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我便感到无比自豪。怀揣着这样炽热的心情,我踏入了公司的大门。”
但是,刚到公司大门口,雒瑞银就傻眼了:“公司周围全是茫茫戈壁滩,我去的那天又赶上刮大风,黄沙漫天飞舞,天地间一片昏黄。进了公司园区,眼前的景象更是让我心凉了大半截。厂房尚未完全建好,窗户和门都还未安装。那一刻,巨大的落差感让我有些不知所措。”雒瑞银说道。
但他很快调整了心态:“既来之,则安之,作为一名技术人员,不正是要在艰难的环境中凭借自身努力实现技术突破,创造价值吗?想到这里,我毅然决然地在芳纶行业扎下了根,决心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改变现状。”
入职后,雒瑞银开始了从对位聚合、纺丝、精制工序的实习之路,之后,宁夏芳纶开始进入试生产阶段,各种各样的问题几乎每天都会接踵而至。“我与一群同样刚毕业的小伙伴们,一头扎进车间,开启了反复摸索工艺流程的征程。那段时间,加班到深夜已是常态,甚至通宵达旦也不在少数。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仔细记录每一个数据,分析每一次异常。经过整整3个月的不懈拼搏,我们终于成功实现了从出产品到稳定化制备的关键跨越。”
回忆团队攻关的过程,雒瑞银说:“过程中,公司领导们给予了充分的信任以及试错空间,当第一批合格产品顺利下线的那一刻,心中涌起的成就感与自豪感难以用言语形容,那是我们用无数个日夜的汗水浇灌出的果实,团队的努力也得到了认可。”
从“跟跑”到“领跑”:以技术创新突破瓶颈
通过长时间的积累与历练,雒瑞银对生产工艺有了更为深刻、透彻的认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他察觉到聚合物粒径分布不均匀这一关键问题,它导致了不同粒径的PPTA 聚合物在硫酸中存在溶解不充分、原液降解不均的难题,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针对这一问题,雒瑞银和团队提出了利用除尘器、筛分器、气流输送系统对聚合物进行粒径筛分,并针对不同粒径的聚合物采用不同溶解工艺想法。经过初步实验,成品纤维的物理性能及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升。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对洗涤、过滤、凝固浴浓度、后处理条件等关键因素展开深入研究与优化。
科研不是孤军奋战,雒瑞银深知,一个优秀的团队是技术创新和企业发展的基石。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雒瑞银成立了创新工作室,并精心组建了对位芳纶技术研发团队。
如今,这支团队已成为公司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突破了高模量在线量产技术瓶颈,为公司对位芳纶的品种结构注入了新的活力,成功实现了高模量1580dtex 和 3160dtex 产品的在线量产。这不仅解决了高端产品产率偏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困境,更为我国对位芳纶纤维产业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技术成果不仅打破了国外高端应用对位芳纶的长期垄断,填补了国内高端对位芳纶的空白,更为我国对位芳纶产业做大做强、提升核心竞争力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芳纶应用领域的深入研究和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做好企业“传帮带”:汇聚资源,加速升级
科研工作,挑战总是如影随形。年纪轻轻的雒瑞银开始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搭建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创新平台。他先后主导搭建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对位芳纶技术创新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对位芳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对位芳纶创新联合体以及雒瑞银创新工作室等平台。这些平台的建立,为企业的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产业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整个对位芳纶纤维行业的技术交流与创新合作搭建了坚实的桥梁。
而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雒瑞银也积极做好科研排头兵,做好企业“传帮带”。
“我主要是以项目培养新人,我们的团队成员来自不同专业领域,涵盖聚合、纺丝、溶剂回收、水处理、检测、设备、仪表、财务专员等。我始终鼓励团队成员勇于尝试、敢于创新,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团队氛围。在我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们积极踊跃地参与到技术创新和项目开发工作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为企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除此之外,雒瑞银深知精细化管理对于企业生产的重要性,他将这一理念贯穿于对位芳纶纤维生产的全过程。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和流程,他成功大幅降低了对位芳纶纤维的生产成本。如在聚合、纺丝工序中建立事故案例集加强培训降低安全隐患、优化工艺及操作规范,减少排放废料等措施,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项目及专利方面,他同样成果丰硕。他积极参与国家、省市级项目11 项,申请发明专利 8 项。
本次获得全国劳模,雒瑞银内心无比激动,但他也深知这份荣誉的责任:“回首过往,我清晰地认识到,我能走到今天,离不开企业的悉心培养、同事们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我对这份事业始终如一的热爱与执着追求。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在技术创新和企业发展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不断攀登新的高峰。我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才能,推动我国芳纶纤维产业不断向前发展,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加杰出的贡献。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勇于创新,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梦想,让我国的芳纶纤维产业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