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题名】:静电纺丝法制备生物相容性纳米纤维 【作者】:盛冰冰 【出版年】:2008 【页码】:p.1-61 【总页数】:61p 【授予学位】: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青岛大学 【导师姓名】:夏延致 【研究专业】:材料学 【馆藏号】:Y1335501 【分类号】:TQ050.425 【关键词】: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可纺性 【正文语种】:CHI 【文摘】:静电纺丝是一种利用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在强电场作用下形成连续纤维的加工技术,是制备亚微米级至纳米级超细纤维的重要方法。电纺超细纤维膜具有纤维直径小、比表面积大和孔隙率高等优点,在组织工程支架、传感器件、功能纳米管、控制释放体系、伤口敷料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本课题应用了近年来研究较多的静电纺丝方法,对几种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共混纳米纤维的纺制进行了实验研究,着眼于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海藻酸钠的共混改性研究,添加第二和/或三组分改善可纺性,并且利用海藻酸钠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以及纳米纤维所组成的非织造织物所具备的高空隙率,为其成为一种性能优异的生物医用材料提供了可能。本文以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海藻酸钠为主,通过与第二和/或三组分共混,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可纺性,同时借助静电纺丝方法制得共混纳米纤维无纺织物,并对其共混溶液的电导率、可纺性、成形特点进行了研究,对纳米纤维的结构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静电纺纳米PVP纤维的较好PVP浓度为180g/L,纺丝电压15kV。并且研究制备了几种PVP共混纤维。其中,当溶液浓度为200g/L、PVP:PVDF为6:4时,所成纤维直径较为均匀,制得的PVP/PVDF复合微纳米纤维较好;当溶液浓度120g/L、PVP高分子量130×104及PVP:PEO为8:2时,电纺所得PVP/PEO纤维形貌最佳。海藻酸钠120mps/PE090万比例为8:2时得剑无串珠的光滑纤维,并且纤维直径分布均匀,并用乙醇/氯化钙(或醋酸铜)处理电纺纤维,使其疏水性得到极大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