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题名】:夏季棉麻型面料的风格评价与分析 【作者】:卢芳 【出版年】:2008 【页码】:p.1-93 【总页数】:93p 【授予学位】: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苏州大学 【导师姓名】:潘志娟 【研究专业】: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馆藏号】:Y1304952 【分类号】:TS941.4 【关键词】:棉麻面料; 风格评价; 服装面料 【正文语种】:CHI 【文摘】: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造型效果。因此,掌握各种面料的风格特点,建立服装面料风格与性能的评价体系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选取当前市场流行的29块棉型面料和30块麻型面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主观、客观及生理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评价了两种类型面料的风格特征,探讨了纤维原料、纱线粗细、纱线结构、经纬密度等对服装面料风格的影响,初步探索了面料的粗糙度和柔软度与人体生理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细纱高密的薄型纯棉平纹织物的匀整性、肤感舒适性、抗皱性及蓬松感较好,在此基础上,降低织物的密度,则织物的悬垂性及柔软度提高而抗皱性下降;竹节棉纱织物的滑爽性较好;纱线细密的缎纹织物光滑柔软、肤感舒适及悬垂性最好,斜纹织物滑爽,平纹织物挺括;含有天丝及粘胶的棉型织物肤感更为舒适、柔软、滑爽,且悬垂性、活泼性及弹性都优于纯棉及棉(氨纶)试样。薄型麻纤维织物的弹性较差,纯亚麻、纯苎麻、纯竹原织物较纯涤纶仿麻及棉、丝与亚麻的交织物更为硬挺、平展,但后者悬垂性更好。利用NDI-200神经电检测仪提取的P300潜伏期与通过主观、客观评价所得的棉型织物的柔软性及麻型织物的粗糙度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触感越柔软的织物,P300潜伏期越长,即人脑对其的初步认知加工所需的时间越长;手感越粗糙的织物,P300潜伏期越短;在同样的条件下,手指尖对织物粗糙度的分辨能力大于手腕内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