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题名】:静电纺载药聚乳酸超细纤维及其缓释性研究 【作者】:何莉 【出版年】:2008 【页码】:p.1-76 【总页数】:76p 【授予学位】: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苏州大学 【导师姓名】:张幼珠 【研究专业】:纺织工程 【馆藏号】:Y1304802 【分类号】:TS104.76; TS102.64 【关键词】:静电纺超细纤维; 静电纺丝; 超细纤维; 生物医学材料; 聚乳酸超细纤维 【正文语种】:CHI 【文摘】:静电纺丝技术是目前制备超细纤维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其制备的超细纤维具有纤维纤度小、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等特点,因而具有广泛用途,尤其在生物医学领域,静电纺超细纤维可用作组织工程支架、药物传输与缓控释放的载体及创伤敷料等。但由于静电纺丝过程的复杂性和实验参数的多样性,制备直径分布范围窄的纤维一直是静电纺丝的难点之一,另外,以静电纺超细纤维作为药物传输与释放载体的研究刚刚起步,属于医药领域较新的课题之一。论文以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PLA)作为药物载体,以吲哚美辛、阿司匹林、利福平作为药物模型,分别共混进行静电纺丝,系统地研究了纺丝工艺参数、不同药物的加入、不同药物含量对所制得超细纤维形貌结构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IR)和差热(DTA)分析法研究PLA中加入药物后对超细纤维微细结构的影响。利用体外释药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并研究了静电纺PLA/吲哚美辛、PLA/阿司匹林、PLA/利福平及丝素/利福平超细纤维的释药行为。结果表明:(1)PLA能溶解于三氯甲烷与丙酮的混合溶剂中,呈均匀的纺丝液。随着纺丝液质量分数的减小、电压和极距的增大,纤维的直径逐渐减小;(2)三种药物(吲哚美辛、阿司匹林、利福平)的加入提高了PLA静电纺丝的可纺性,并使纤维直径变细;随着药量的增加,纤维平均直径更减小;(3)药物与PLA主要为共混物理结合,大部分药物被包埋在静电纺超细纤维内部;(4)静电纺PLA超细纤维对药物具有明显的缓释性能:3h纯药粉全部释放完毕,而PLA/药物超细纤维在48h内的累积释药百分率为50%~80%;随着PLA质量分数的增加,释药速率减慢;随着含药量的增加,释药速率增快;(5)疏水性材料PLA超细纤维对三种模型药物的释放机理主要为纯Fick扩散机理;同样作为利福平的载体,PLA比亲水性材料丝素超细纤维具有更好的缓释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