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题名】:纺织品检验监管措施和制度研究——规避出口欧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市场准入制度 【作者】:蒋连娣 【出版年】:2008 【页码】:p.1-48 【总页数】:48p 【授予学位】: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导师姓名】:刘希玉 【研究专业】:政府管理 【馆藏号】:Y1287854 【分类号】:F752.658; F746.12 【关键词】:纺织品检验; 监管制度; 贸易摩擦; 市场准入制度 【正文语种】:CHI 【文摘】:关注中国出口纺织品问题是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2007/2008年展望中欧、中美协议到期后的出口形势,如政府不采取管理措施,2005年初出口激增、价格暴跌的局面很可能将重演。就目前的资料来看,业界对出口纺织品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及技术方面的研究颇多,出口纺织品检验监管模式的理论也在不断的改进,但对出口纺织品公共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关注较少,如何从公共管理角度对出口纺织品检验监管措施和制度进行研究是对现有出口纺织品理论的重要辐射。国内外主要从配额问题、原产地问题、技术贸易壁垒、检验标准的角度去研究纺织品的贸易,本文主要从公共管理的角度进行研究,本研究考虑了公共管理本身的多学科性,交叉学科及纺织品检验监管本身跨学科的技术执法等特点,通过学习现有纺织品贸易政策、纺织品贸易壁垒、纺织品贸易摩擦及纺织品检验监管的理论及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寻找结合点和切入点,通过运用导数边界条件,博弈理论等数学模型、定量和定性相结合、采用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对纺织品检验监管情况进行了评析,对新形势下纺织品检验监管措施进行研究,提出提高出口纺织品市场准入门槛。主要措施有根据REACH法规特点要求从纺织品上游产品控制质量,对面料生产企业实施出口产品质量许可管理,纺织面料是服装的主要原材料,对它实施出口许可管理,有利于提高出口服装的整体质量;纺织服装标签法规要求出口纺织服装企业实施面商检面料核销制度,这是适应各国纺织品标签法规的要求;纺织品反欺诈方面的要求对出口纺织品质量监督员(或者外贸接单人员)实施资格许可管理;开展生态纺织品认证,对输欧纺织品开展生态纺织认证完全符合欧盟市场准入要求。本研究同时对采取的措施进行了预评估,对市场渠道收购采购及外协加工渠道进货和采购的面料由于实施批批检验模式将增加企业成本。但如果纺织服装企业或外贸公司备货采购面料选择的是正规具备出口许可证的企业,由于面料实施的是抽批检验模式(与现在抽批模式相当),因此不会增加企业成本,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免验制度,获免验的出口纺织企业将不增企业负担。通过实施出口纺织品市场准入制度,使纺织小企业包括纺织加工企业因为没有自己合格的质量监督员自然就放弃直接或间接外贸订单,达到限制小企业盲目随从外贸公司接单而发生不合格的情况,避免了出口纺织企业的无序不公平的竞争而带来的贸易摩擦。由于实施了服装面料核销制度,一方面从源头上控制了服装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充分利用商检系统内实验室资源,同时避免了实验室资源的重复建设。采取这种纺织品市场准入制度主要在于鼓励企业做强做大,避免出口纺织企业无序竞争带来的贸易摩擦,由于商检增加许可证外纺织品出口情况的监管力度和检测频次,商检规费必将增加;商检工作量相应加大的同时服装出口更为规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防止因实行出口纺织品市场准入制度而带来的弊端如权力“寻租”现象。通过实施纺织品市场准入制度,限制小企业无序竞争,规避贸易摩擦的同时对出口规模型企业给予商检费的优惠以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国际竞争力。 |